页面

2013年6月9日星期日

河南商报温江桦:“文革道歉”是面向未来的一面镜子

2013年夏天,各地刮起了红卫兵“道歉风”。河北邯郸退休干部宋继超、湖南的温庆福、山东的卢嘉善、福建的雷英郎等多人,纷纷向“文革”中自己伤害过的人公开道歉。(详见今日《河南商报》A23版)
   
     试着想一下你脑中的“文革”是什么样子的。是漫天红旗和红宝书,是革命小将坚毅、狂热的眼神,还是个人被大环境裹挟下的罪恶:闪着光的铜头皮带恶狠狠地砸向自己的亲人?试着再想一下你能拿出什么来佐证“文革”中暴露出的恶?除了教科书中高度抽象的词语,恐怕就是泥沙俱下的信息。这也许就是文革亲历者道歉的价值所在,他们提供了一个解剖人性、审视“文革”不良基因的切口。

一段历史的生命力,来自于历史中生活的人们:他们遭遇到的风刀霜剑,他们体验到的悲欢离合,才会让历史真实可触,我们才能感同身受。如果当一个人的名字都被忘记的时候,他就可能被彻底遗忘了;如果“文革”中一个个鲜活的人被人遗忘了,那么“文革”这段历史的痛可能也就要消失了。这就是我们珍视“文革”中伤人者道歉的原因。他们并非英雄,毕竟他们做过坏事,但是这些道歉者让“文革”从抽象走向具体,为干瘪的历史注入了活力。也只有这样能让我们心痛、惋惜、思考的案例,才能挽回一段记忆,拯救一段模糊的历史。
   
    不必再纠缠于道歉者身上的恶,毕竟受害者大多已经逝去,伤人者也经受了几十年的心灵折磨。我们需要面对的是:如何让个人道歉上升至全社会的共识,以全社会的名义承诺,永远不再犯同样的过错。道歉者通过道歉暂时放下了心灵重担,但是社会并不能也随之放下反思,因为历史沉淀下来的不良基因,仍然需要百倍的努力来改造。
   
    改造“文革”不良基因是绕不过去的一个坎儿,毕竟要建造未来,就必须了解过去。未来在某种程度上是历史的延续,而历史在某种意义上又是未来的反射。但是,要揭开“文革”这道历史的伤疤,展示曾经的罪恶,非得下大力气不可。
   
    我们的未来不能从零开始,历史的沉重从来不是拒绝拯救历史的借口。我们必须拿出行动,让后代看看“文革”到底发生了什么,为什么发生;让他们明白人性中为什么有裹挟、欺骗、昧良心。因此,我们欣喜今年刮起的红卫兵道歉风,我们也对“文革”反思不吝笔墨。对“文革”道歉、反思,放在今天,无论再多,我们都觉得少;无论有多么深刻,我们都觉得还很浅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