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17年7月7日星期五

必须对社会达尔文主义说不


本文为转载文章,原标题:价值观崩溃 最具杀伤力的是官谎

破坏社会基本价值观的首推谎言与欺骗,尤其是来自政府官员的那儿的官谎,最具杀伤力。其次是颠倒黑白的狡辩与扰乱。有人为也一些政治理念或为某些失政辩解,有意将常识性的理念、时事的大势、汹涌的民间与历史真相等,作完全不合情理的解读。


社会是人与人一起建立起来的命运共同体与文化圈。在社会里,人们通过亲情、友情、乡情、民族情和宗教、道德、法律、文化,以及相互接近的价值观与基本的社会义理,形成相互交流、交易、通婚、文化娱乐、基础建设等相互关系,产生族群、会社、企业、学校、医院、科研院所、党团、教会(寺庙)、政府等一系列社会组织机构。社会的最高形态就是国家,但国家不是社会的全部。在现代社会,许多社会组织也越来越国际化,不同种族、不同国家的人出于共同的目的或理念,也可以建立跨国性社会机构。
支撑社会的是价值观(理念)、共同利益、社会契约、法律、道德和文化等元素。社会首先遵从天理与基本逻辑,然后才是利益、契约、法律、道德和文化那些方面。社会可以允许有不同的理念、理想、思想、主义等,但基本价值观是大前提,也是基础。比如不能随意侵害他人,不能坑蒙拐骗偷,不能杀人放火等,都是人类各个社会共同禁止的。人类区分野蛮与文明,实际也是对基本价值观的维护与尊重。
人类的基本价值观,核心归结为人权与自由的基本理念。富兰克林.罗斯福于1941年1月6日将人的基本权利定义为“四大自由”:
第一,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有言论和表达自由。
第二,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有宗教信仰自由。
第三,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有免于匮乏的自由。
第四,在世界上的任何地方都有免于恐惧的自由。


这“四大自由”得到人类的普遍认同,被看作处理人与人之间相互关系的最高又是最低的准则。任何破坏与违背这种基本价值观的个人和组织,都是野蛮甚至愚蠢的,在社会公议与国际舆论中,都会遭致严厉抨击。为了争取或维护这种基本价值观,还常有个人和组织付出生命的代价。
与“四大自由”结合的生活观念、社会准则和思想哲学等,也就是过去中国所说的天道、义理、人伦。在中国古文化中,倡导仁义礼知信,立身立德,讲求诚信,书生皆以“齐身、立家、治国、平天下”为人生梦想。
这些就是支撑社会的支点、骨架,是社会的栋梁、主心骨、奠基石、压舱石、定海神针和中流砥柱。当一个社会基本价值观紊乱时,社会就产生重大危机。基础散架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社会若分崩离析,失去了应有的向心力与凝聚力,那么,建立在社会基础上的国家也就只能走向解体。
破坏社会基本价值观的首推谎言与欺骗,尤其是来自政府官员的那儿的官谎,最具杀伤力。其次是颠倒黑白的狡辩与扰乱。有人为也一些政治理念或为某些失政辩解,有意将常识性的理念、时事的大势、汹涌的民间与历史真相等,作完全不合情理的解读。一个突出的例子是1980年代初之前,居然将人道主义视作毒草加以批判,以至于中国有很多年,人道主义居然成为思想禁区。第三是贪污腐败带来的毁灭性社会效果。贪污腐败带来的一定是不择手段惟利是图,笑贫不笑娼,任意破坏任何规则与法律。第四是劣币驱逐良币。没有了社会基本价值观就一定没有公平正义,没有了公平正义,那社会就是坑蒙拐骗和作奸犯科者的地盘,于是小人得势,君子受到排挤,社会变得越来越乌烟瘴气。第五是特权、等级观念对社会行为的干扰。有些人将自己凌驾与他人之上,虽他们一时获利,但其实破坏社会秩序终将危害他们自己。第六是专制、极左等对社会的破坏。有人迷信权力,崇拜权力,成天宣扬暴力、民粹,习惯于压制、打击和攻击,与现代文明格格不入,说到底也就是反人类的愚昧的丧心病狂。
社会崩溃之后,要进行重建便相当地困难。比如中国原有的乡绅社会体系,经“三反五反”、“大跃进”、“人民公社”、“反右”、“阶级斗争”、“造反有理”、“破四旧,立四新”、“评法批儒”等彻底破坏后,依托乡绅社会的公序良俗就不复存在,这给中国广大农村与城市街坊的社会治理带来了很大困扰,尊老爱幼、守望相助、,怜孤恤寡、诚实守信等原本属于常态的近邻关系,也受到严峻的挑战。在一些乡村,非但见不到诚实、纯朴的农民了,而且变成造假一条村,拐卖妇女儿童一条村,卖淫嫖娼一条村,乞讨行骗一条村,甚至是“盲井”(杀人骗财)一条村。反正,你不知道珍爱社会,社会就会变态,社会底线就会被不断突破,最终,你就只能退回到野蛮又邪恶的丛林社会。


编辑点评:生物学上的达尔文主义在中国是一个主流认知,然而放之全世界来看,这并不是一种唯一的并且主流的观点。同时,社会达尔文主义,也是一种主流认知,他们将这种基于野蛮的丛林法则的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灌输进国民的脑子,并让中国人接受,认为弱肉强食是天然的正确。这不仅刻意淡化了是非善恶的观点,并且纵容了为谋取私利而不顾常识,撒谎欺骗的行为,使得整个中国社会处于价值观崩塌的边缘。
(编辑整理:Chaoyang Li)
July 5,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