页面

2021年1月12日星期二

安徽沈良庆在被捕近2年后即将开庭审理

 


沈良庆被涉嫌寻衅滋事案将于2021113日上午8点在合肥市包河区法院第四法庭公开开庭审理

 

沈良庆,人权捍卫者,著名异见人士,前合肥市检察院检察官,曾多次入狱。

 

他声援过张安妮事件、声援过高瑜、声援过香港占中 声援过屠夫吴淦等709人士…20195月因接受外媒采访谈论六四被捕。

 

现在轮到我们来声援他了!

 

沈良庆简介:沈良庆:男,1962106日生人,现年59岁,汉族,大学文化,安徽省合肥市人,著名异见作家、人权活动家,前安徽省检察院检察官。

 

19807月毕业于安庆市第一中学;19847月毕业于安徽大学中文系,获文学士学位;19847月至19924月在安徽省检察院担任检察官。

 

参加工作后,一直与教职工和学生保持密切联系,不仅为学生创办的报刊写稿,甚至还参与编辑活动,用其自己的话来说,是个带有自由化倾向的潜在煽颠犯

 

198610月,应邀参加《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与上海市联社、《社会报》等六家单位在上海联合主办的改革中的社会问题研讨会(该会议不久后被定义为自由化黑会)。

 

回合肥后,又应安徽大学研究生会邀请,在学校介绍自由化思想。

 

12月初(大约12486学运发生前一日)被单位发现与学生来往,当日被暂时调离至外地。

 

1989六四期间,组织地方学生运动。

 

64大屠杀后,组织地下抵抗运动,成立民主自治联合会,创办民运刊物《民主论坛》;199245,被合肥市公安局收容审查;同年65日,被当局以涉嫌反革命宣传煽动罪批准逮捕;199398,因中国政府申办奥运会被取保候审;199610-12月原桉开庭审理后,被合肥市中级法院以反革命宣传煽动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零五个月(等于原在看守所羁押期);1997320,因被判有罪,被原工作单位安徽省人民检察院开除公职。

 

19944月至199610月曆任安徽省苏洋设计装饰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合肥市金乌设计装饰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等职。

 

中共十五大召开前夕,因爲从事人权活动,公开要求调查六四真相,并准备前往北京等地串联上书,于199791日被合肥市公安局以涉嫌反革命宣传煽动罪刑事拘留。

 

同年1026日,在江泽民访美前夕被取保候审;因取保候审期间继续从事人权民主活动,发表各种异见并接受美联社、法新社、美国之音、自由亚洲电台、法国国际广播电台和香港媒体采访,要求竞选人民代表并起诉、控告中共当局非法剥夺参选资格,1998226日再次被合肥市公安局刑事拘留(无罪名),同年4月被决定劳动教养二年(无罪名)

 

出狱后,由于合肥警方干扰,无法找到工作,便到淮北市打工。

 

淮北市警方不仅监控单位和客户电话,还深更半夜以查户口为名上门骚扰,致使不得不辞职回合肥。

 

经过长达半年的失业和辗转,20011月在山东淄博市雷波德陶瓷花纸有限公司(德资)任总经理助理。由于努力工作,赢得信任,不到一个月就结束了试用期,三个月后主动加薪。

 

不料,911日晚,山东省淄博市公安局几名便衣闯入寓所,没有任何法律手续,强行带入公安局拘禁15个小时。并到公司找到德籍总经理,直截了当地威胁,要求解雇,否则就找公司麻烦,让公司无法经营,还要求他对此事保密。

为避免给公司带来难以应付的麻烦,不得不被迫辞职。

 

此后一直处于被迫失业状态,靠撰稿和领取500元救济金维持生存。

 

2010年(期间)至20111228,在维权网资助下完成《双规问题民间调研报告》;后被五七学社出版为《双规》一书。在申请立项、搜集材料、调查取证和写作过程中,多次被警方以谈话名义非法传唤,并威逼利诱,试图说服放弃该项目。新书发布前被软禁,禁止赴香港参加新书发布会。

 

之后的几年中,被多次拘留、传唤。

 

2014105,因声援香港学生和市民占中行动遭警方打压,以涉嫌寻衅滋事罪传唤、抄家。传唤结束时,还被告知因涉嫌寻衅滋事犯罪被刑事立案,要求随传随到。

 

著作有《双规》,香港五七学社出版公司出版。并在海内外报刊和网络媒体发表大量的诗文、评论、学术论文和随笔,涉及人文、社会学科各个领域。《狱中诗抄》、《MBO:最后的晚餐?》、《看不懂的经济学》等;海外发表的主要作品有《开放社会的人》、《以暴抗暴,何罪之有?》、《改良,抑或革命?》、《论零八宪章被阉割的欲望》、《余杰的道德制高点和上帝之城》、《实质性代表与革命》、《权利与责任的冲突和平衡》、《商议民主之类的经验行不通问题》、《评余秋雨的难得煳涂》、《财産权:人权的基本保障》、《选举权:中西人权理念和实践的巨大落差》、《解决西藏问题的若干看法与建议》、《必要的谦卑:回归经验主义》、《素质论和多数的暴政是反民主的僞命题》、《新政幻灭》、《从呼格吉勒图案看专政工具压迫性》、《我的1989:从反自由化到六四大屠杀的地方性记忆》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