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2月17日星期五

民主无罪!自由无罪!——王清营的自我辩护

     理直气壮行使宪法赋予的政治权利 

按:这是2015年审判王清营的自辩词,由于种种原因(你懂的)当时没有公开。而现在发出,仍然令人震耳发聩、荡气回肠。真正的英雄往往很平实普通。也许大家仅仅认同胡文海、杨佳,而提倡和理非不(和平、理性、非暴力、不合作)并践行的王清营、唐荆陵、袁文勋们是更勇敢无畏的大英雄。


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

我是王清营,我因推动非暴力公民不合作,带来自由和民主的中国,而被控为煽动,颠覆,国家,政权,推翻社会主义制度。

人人生而平等,上天赋予了每个人自由、生命、追求幸福和反抗压迫的权利。我国宪法规定: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享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人身居住迁徙、宗教信仰、游行示威等政治权利和自由。

数百年来,世界无数先知先哲为了确立这些权利而奋斗。百余年来,中国无数志士仁人为了实现这些权利而牺牲。

如果以前,它们尚是空头支票,那么今天,该是兑现的时候了。

如果以前,它们尚是一纸空文,那么今天,该是让这些权利落实的时候了。

该是实实在在、一点一滴落实在每一个普通中国人身上的时候了。

这是我们这一代人的任务,这个任务不完成,中国就再也不能前进半步。

这是现代中国大厦的基础,这个基础不坚实,一切现代化成果就是建设在沙滩上的海市唇楼。

我们必须认识到,决不能依靠必然性车轮的滚动来实现中国的进步。中国进步通过自愿与真理合作的人孜孜不倦的努力,坚持不懈的工作得以实现,而如果没有这种艰苦的工作,时间将成为社会惰性的同谋。

非暴力公民不合作正是中国的民权运动,护宪运动。它以公民抗命的方式维护公民权利,反抗侵权的暴,政,最终驱除专,制,实现一人一票的普选,建成自由民主的中国。它的原则是爱,致良知,它的方法是从我做起,让自由成为习惯,他的力量资源是是保守个人尊严和唤醒个人灵魂。

每一个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国人都可以堂堂正正行使这些宪法权利,每一个居住在这个国家的公民都可以光明正大享用这些天赋自由。

这土地是我们自己的土地,这国家是我们自己的国家,这国家政权也必定要是我们自己的国家政权,何煽动颠覆之有?这制度也必定要是我们自己的制度,何来推翻不推翻之说,我们是国家的主人,主人自己煽动颠覆自己,岂非滑天下之大稽,主人自己推翻自己,实在是神经错乱之辞。

是的,我理直气壮行使宪法权利,就是维护公民宪政的政权,而我必然煽动颠覆权贵违宪的政权。我昂首挺胸享受天赋人权,就是捍卫自由民主的制度,而我必然推翻专,制,独,裁的制度。

这些权利被尘封太久了,今天我要以自己微小的行动,把它擦亮,宁鸣而死,不默而生。

这个国家被专,制,独,裁太久了,今天,我要以自己微弱的生命,推动非暴力公民不合作,带来自由、民主的中国。不自由、毋宁死。

尊敬的审判长审判员,你们是人民公仆,你们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你们的衣食父母是纳税人,你们手中的权杖乃天下公器,民权宪法乃天下公理。

请站在人民这边,而不要站在独,裁者那边。

请站在维权护宪者这边,而不要站在侵权坏宪者那边;

自由民主的浪潮何其浩荡,护宪维权的步伐滚滚向前。请推动历史的发展,而不要做历史的罪人;

请维护宪法法律的尊严,而不要枉法坏宪、为权作怅、为贵作奴。

请站在民主自由这边,而不要站在专,制,独,裁那边;

请站在正义真理这边,而不要站在罪恶谎言那边。

我出生在河南省南阳市的一个小村庄,父母都是不识字的农民,自幼看到农民悲苦的生活,我就决定要为改变农民命运而努力。大学毕业后,我来到了广州,经过奋斗,过上了衣食丰足的生活,而这时我已经三十多岁了。我发现,再不为幼时的理想做些什么,我很快就要老了,我已经明白,农民悲惨的根源是民权的贫困。

经验告诉我,比衣食的贫困更加痛苦的是权利的贫困,专制制度造成无处不在的对个人尊严的的伤害尤令我锥心痛楚。我的生活仅仅是衣食吗?我到底是为了什么而活?人生的意义是什么?我陷入焦虑之中。我告诉自己,我要做重要的有意义的事,而当代中国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建立可以保障每个人权利的自由民主制度。当我为此而工作,我的生命似乎被激活了,我的心似乎被点燃了。每当想起驱除专,制的伟大事业中竟也有我的点滴汗水,我就兴奋而激动竟至不能入睡。每当想起这三千年未有之自由大变局中竟也有我的小小努力,我就倍感荣耀和自豪。

每一个国人都必须释放出充分的善意、理解、同情和爱。这就是非暴力公民不合作,我相信,这是一条可以带来自由和民主中国的可行之路,我愿以自己的生命践行之。同为一国之民,我们是一个整体。如果这个社会中最弱小者的权利不能保障,那么最强大者的权利同样得不到保障。如果天安门前的乞丐是不安全的,那么中南海里的常委同样是不安全的。要建立可以保障每个人权利的自由民主制度,这需要这个国家所有人的共同努力推动,不但需要自上

谢谢!

王清营
2015.6.17,于广州一看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