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3日星期一

从“人权对话”到“人权对抗” /牟传珩

——以此文纪念世界人权日

来源;中国人权双周刊 作者:牟传珩
   
    今年世界人权日,官方媒体不仅对人权话题集体沉默,而且大肆侵犯民众人权:集聚北京访民到美国大使馆上访时遭拘押,久敬庄黑监狱已人满为患;贵州人权研讨会多名成员被带走,失去联系;国内不少异见人士被监控,就连刘晓波的妻子也要被软禁;而为“官员公开财产”奋斗的宪政学者、公民运动倡导者许志永及其追随者,正面临以“创新社会治理”为名的大审判。
   
    人权“只能对抗”的北京声音喧嚣网络
   
    尽管中共前几任政府一直反对人权国际化,但却不得不顾及面子,与美国与欧盟展开人权对话(传统主权观认为,内政问题是不能适用国际对话原则的),先后将魏京生、徐文立、王有才等著名服刑异见人士,以及长期被监禁的盲人维权人士陈光城送出国外。在某种意义上说,从江泽民到胡锦涛时代,都是戴着“人权对话”的虚伪面具侵犯人权的。
   
    自1990年12月18日至19日,美国负责人权事务的助理国务卿理查德∙希夫特对中国进行访问起,标志着中美人权对话开始,到2013年7月一共举行了18次对话,其间尽管多次反复,但他们还未撕下遮丑布,打出“人权对话”旗帜裸奔。即使今年7月末在昆明举行中国和美国第18次人权对话期间,中方仍假话连篇地声称,“中国的人权状况处于历史最好时期,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公民享受的各项权利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
   
    然而,12月10日 ,美国国务卿克里呼吁中国释放刘晓波、许志永等异议人士以及被软禁的刘晓波的妻子刘霞,同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洪磊强硬拒绝说,“中国是一个法治的国家,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没有人在法律之上,刘晓波和许志永是中国公民,犯了法,自然会根据法律受到惩罚。”第二天,中共喉舌《环球时报》特别刊发社论,攻击美国进行人权干预,公然叫嚣中美人权只能“对抗”,并直接将异见人士与“颠覆中国”划上等号,而且直言不讳地称,判他们有罪的标准不是普世价值,而是自家的特色法律。该社评称“美方如果要强加它的意见,双方就只能‘对抗'了。”一时间,北京的人权“只能对抗”的声音喧嚣响彻网络,由此标志着习近平时代不再顾及“人权对话”的虚假面具。
   
    今春以来镇压公民维权加剧
   
    自今年3月起,国内许多民众都因行使言论和集会自由而被拘捕、扣留或软禁,仅媒体聚焦的就有:11人因“煽动颠覆国家政权罪”被捕;11人因“非法集会”被捕;52人因“聚众扰乱秩序”被捕,他们的家人亦受监控。从北京到江西,从广东到湖北,从海南到安徽,从江苏到浙江……众多人权捍卫者被采取了强制措施。今春以来,当局持续镇压公民维权,其力度已远远超过了胡温执政时期。特别是因涉嫌“非法集会”罪名抓捕的袁冬、张宝成、马新立、侯欣这四名拉横幅要求官员财产公示的人士,以及稍后被捕的丁家喜、赵常青、李蔚、李焕君和广东、北京和江西新余等地一些街头举牌要求宪政民主和敦促官员公示财产的活动人士郭飞雄、黄文勋、刘萍等,相继遭到当局逮捕和起诉。
   
    北京近来人权形势持续恶化
   
    今年7月,北京原名“公盟”负责人许志永博士被捕后,知名企业家王功权、独立作家笑蜀、经济学家茅于轼、民主人士杨子立和《南方人物周刊》主笔何三畏联合发起了呼吁释放许志永的公民联署行动,声援这位公认温和理性的社会活动家。然而,笑蜀随后被当局强行从北京遣送回广州;9月,王功权因相同罪名遭到刑拘。
   
    尤为恶劣的是,中共今年夏天还特别启动了打击“网络谣言”的专项整治运动,此后针对网络言论的管制力度日益加强,其中包括打压异见人士;逮捕网络大V;公布“网络诽谤刑事案量化入罪标准”,规定“网络谣言”被转发500次者可被判刑;召集网络名人召开会议要求他们“维护国家利益和社会秩序”等。就在11月15日新华社公布《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当日,主张普世价值的学者张千帆、章立凡等人的博客遭关闭;路透社和《华尔街日报》中文网站双双被封堵。
   
    习近平上台后,国内人权形势的持续恶化,令国际社会大跌眼镜。如今官方喉舌依然采取惯用的掩耳盗铃、歪曲事实的伎俩,说中国政府致力保护和促进人权,依法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声称中国的人权状况是历史最好时期。然而,事实反证的是“异见人士越来越多”,正在成为当局维系权力腐败的牺牲品,特别是那些在上访维权的公民,更是演绎出多少充满血泪的情节。他们大多遭到程度不同的刁难、辱骂、罚款、抄家、批斗、毒打、追捕、关押、游街,有的甚至被劳教、起诉、判刑。如今,被官方广泛使用的软禁等非法监禁形式,比收审和劳教制度更为恶劣。
   
    人权干预是人类共同利益的需要
   
    在中方看来,美国政府关注中国公民人权个案是多管闲事,甚至是干涉内政。然而,在当今世界,“有民主才有和平;有人权才有安全”,应当成为新文明世界的普遍共识和全新的“国家安全观”,即民主人权的国家之间无战争。因为“一人一票”、尊重人权的民主制度,是世界和平的根本保证,而“权力枪授”,不断侵犯人权的国家,是诱发战争的总祸源。这一共识在利比亚、叙利亚都得到了最新的验证。正是从这一本质问题认识,决定了当今世界必须在全球范围推进“人权高于主权”和“人权积极干预”的价值观,这是全人类共同利益的需要。
   
    今天,世界各国形形色色的人权灾难问题,都不可能在一个全球开放的信息时代,被封闭在国家“内政黑箱”里,而无视国际社会的道义评判与人权干预。人权问题之所以成为当今国际社会关注的焦点,就在于经济全球化必然要以世界的政治安全、稳定与统一的秩序为条件,而人权恰恰是世界和平的基石。侵犯人权是导致社会对抗、政治失序和暴力冲突的祸根。
   
    由此可见,人权不仅涉及个人的生命、安全与自由,而且对全人类的经济发展与政治安全构成威胁。体现普世价值的《世界人权宣言》序言第一段就包含着认为对人权的野蛮侵犯是造成国际冲突、引发战争诱因的思想。因而,人权绝非是内政问题。今天,北京从“人权对话”转向“人权对抗”,不过是摘下虚假面具,赤裸裸地进行反普世价值的冲锋,因此,必然会导致世界舆论普遍诟病与抵制。
   
    (《中国人权双周刊》第120期 2013年12月13日—12月26日)